news & blog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今年10月份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達人民幣37007億元,同比增長4.6%;比上個月迅猛激增3.9個百分點,其中出口額增長11.2%。前十個月,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累計達到人民幣360219億元,同比增長5.2%,其中出口額增長6.7%,進口額增長3.2%。這一顯著的貨物進出口增長,既反映出我國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穩步前行,又展示了我國對外貿易領域的活力與韌性。
我國對外貿易方式的多樣化特點也愈加突出。目前,如綠色貿易、數字貿易等新型貿易方式正在中國蓬勃發展壯大。根據《中國綠色貿易發展報告2023》披露的信息,自2013年以來,中國綠色貿易規模持續增長,年均增長率高達3.18%,在全球的占比也提升了2.3個百分點。
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為投資和進出口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政策支持和市場活力是推動外貿增長的關鍵因素,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在進出口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包括減稅降費、優化營商環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極大地激發了外貿企業的發展活力。11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通過了《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商務部表示,將按照會議精神,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和覆蓋面,加大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融資支持,提升對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服務保障能力。同時,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也為外資企業在華投資經營注入了信心和活力,成為了中國外貿增長的重要動力。
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外貿理念深入人心,為中國外貿注入了強大的信心。盡管全球貿易總體呈下滑趨勢,地緣政治和安全因素對經濟的影響日益加劇,但我國外貿仍保持正增長。特別是在面臨國際貿易摩擦和貿易保護主義等嚴峻挑戰時,我們始終堅守通過世界貿易組織程序解決爭端,堅決維護中國企業權益,展現了強大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同時,“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為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和投資創造了更多機遇,通過基建合作優化了產業鏈和供應鏈,為企業提供了豐富的市場空間,增進了中外企業間的交流互動,提升了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競爭力。展望未來,中國企業需進一步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形成新的國際競爭優勢,邁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
我國對外貿易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保持活力與韌性兼備,以多樣化的貿易方式和持續提升的抗風險能力,奠定了外貿增長的堅實基礎。未來,我們將繼續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全球貿易合作,繼續打造開放型經濟體,為全球經濟的企穩復蘇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