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blog
每至歲末,基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宏觀態勢,我國對部分商品的關稅稅率及稅目予以調整。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于 28 日發布公告,正式明確 2025 年我國關稅調整方案。
此次關稅調整,旨在通過降低部分原材料、藥品、設備及其零部件等的進口關稅,以及對協定稅率、稅則稅目的優化,推動優質產品進口的增長,擴大國內市場需求,進而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2025 年,我國對 935 項商品執行低于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其中,降低部分原材料、設備及零部件的進口關稅,助力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成為本次暫定稅率調整的一大亮點。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信息與市場部副主任范敏指出,新增乙烷、環烯烴聚合物、乙烯 - 乙烯醇共聚物等商品的進口暫定稅率,這些作為石化行業關鍵基礎原料,關稅的降低將有效削減企業生產成本,推動技術創新與綠色低碳發展。此外,消防車和搶修車等特殊用途車輛的自動變速箱進口關稅調整,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資深首席專家黃永和認為,這將有力保障特殊用途車輛的生產,提升產品競爭力。
聚焦民生關切,是此次調整的另一核心看點。我國持續對部分癌癥、罕見病治療藥品及原料實施零關稅,并新增降低環硅酸鋯鈉、CAR - T 腫瘤療法用病毒載體、外科植入用鎳鈦合金絲等進口關稅。自 2018 年起,我國多次下調藥品及原料藥進口關稅,眾多成藥、抗癌藥和罕見病藥原料已實現零關稅。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高宇寧表示,針對民眾關注的藥品原料、醫療器械降低關稅,切實保障了 “病有所醫”,推動民生改善。
在協定稅率方面,2025 年我國對 24 個自由貿易協定和優惠貿易安排項下,原產于 34 個國家或地區的部分進口商品實施協定稅率。其中,中國 - 馬爾代夫自由貿易協定于 2025 年 1 月 1 日生效并降稅,最終降稅后,雙方近 96% 的稅目將實現零關稅。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云稱,這進一步擴大了我國協定稅率的 “朋友圈”,彰顯構建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同時,為助力最不發達國家發展,我國繼續給予 43 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 100% 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高宇寧認為,這充分展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此外,2025 年我國增列純電動乘用車、杏鮑菇罐頭等本國子目,優化部分稅目名稱表述,并新增和優化相關子目注釋。高凌云強調,稅目作為貿易的 “語言”,這些調整對促進產業發展、強化進出口管理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