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blog
近日,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近海發生一起國際船舶碰撞事件,美國籍油輪“Mia”號與巴拿馬籍集裝箱船“Orita”在航行動作中發生意外接觸。事發時油輪正處于錨泊狀態,集裝箱船在轉向操作過程中與靜止船舶發生擦碰,導致油輪壓載艙受損并出現水體泄漏。盡管土耳其當局迅速核查確認泄漏物為船舶壓載水而非原油,仍啟動了海上污染應急響應機制,對周邊海域實施環境監測與防控。
國際物流行業正面臨新一輪成本結構調整,UPS近期公布的燃油附加費與支付附加費調整方案,再次將跨境賣家的成本管控問題推向焦點。此次費率調整不僅反映了全球能源市場的波動,更揭示了物流企業應對運營壓力的策略轉變。對于依賴國際運輸的電商賣家而言,如何在費率上漲的背景下實現成本優化,已成為維持市場競爭力的關鍵課題。
國際貨物運輸中,海運運費的計算體系具有明確的規則框架。對于外貿從業者而言,掌握運費構成原理有助于合理預估物流成本,提升貿易談判的專業性。本文從班輪運輸、租船運輸、集裝箱運輸三個維度解析運費計算的核心邏輯。
在集裝箱堆場中,數以萬計的集裝箱整齊排列,看似復雜的布局背后隱藏著一套高效的定位系統——箱位編碼體系。這一體系通過科學劃分空間與邏輯化編號,使每個集裝箱如同擁有專屬坐標,即便在海量貨柜中也能實現精準定位。
出口監管倉庫是海關設立的專用倉儲設施,用于存儲已完成出口通關手續的貨物,兼具保稅物流配送和流通性增值服務功能。作為國際貿易鏈條中的重要環節,這類倉庫通過專業化管理提升物流效率,在保障監管合規的前提下為企業創造便利條件。
近期,美國政府提出一項針對中國船舶的高額港口收費政策引發全球航運業震動。根據提案,凡懸掛中國國旗或由中國制造的船舶進入美國港口,單次需繳納最高150萬美元的費用,即使船舶所屬公司為外國企業,仍需按比例支付。這一政策被視為美國試圖遏制中國在海運領域主導地位的關鍵舉措,同時意圖通過資金注入和技術升級重振本國造船業。然而,該提案的實際效果與潛在連鎖反應備受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