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blog
今年以來,國際海運市場經歷顯著震蕩,多條主干航線運價持續走低。作為全球貿易風向標的集裝箱運價指數自年初以來已累計下跌超四成,其中美西、美東及南美航線成為跌幅最為突出的區域。面對市場壓力,航運企業正通過運力調控、航線優化等策略積極應對,行業供需關系的重構成為焦點。
2025年伊始,國際海運市場延續了2024年的穩健基調,盡管面臨季節性波動與區域不平衡挑戰,但整體貨運量仍呈現同比正向增長。行業監測數據顯示,全球1月份集裝箱運輸量達到1540萬標準箱,較去年同期增長約6%,這一表現印證了供應鏈網絡的持續修復能力。
海運作為全球貿易的核心運輸方式,其操作流程具有嚴謹的規范性和系統性。本文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從委托訂艙到貨物交付完整闡述海運物流的標準操作框架,幫助從業者建立清晰的業務認知。
在國際物流報關環節中,資料問題的突發性往往導致貨物清關延誤,直接影響供應鏈時效與企業成本控制。為高效應對此類問題,需從預防機制、應急響應、協同溝通及流程優化等維度構建系統性解決方案,最大限度降低風險對業務的影響。
近期,國際航運市場呈現顯著波動,多家海運巨頭宣布調整2025年二季度運價計劃,引發行業廣泛關注。全球頭部航運公司馬士基于3月底發布公告,計劃對遠東至地中海航線實施運費上調,20尺與40尺集裝箱的費率漲幅均突破歷史高位。這一舉措直接帶動集運期貨市場情緒升溫,主力合約價格單日漲幅接近15%,市場對短期運價走勢的樂觀預期持續發酵。
當地時間3月10日上午,一艘懸掛美國國旗的油輪與一艘葡萄牙籍集裝箱船在英國東約克郡附近的北海海域發生劇烈碰撞。事故瞬間引發連環爆炸,兩船燃起沖天大火,濃煙遮蔽了周邊海域。盡管火勢持續蔓延,但所幸船上37名船員已全部獲救,僅一人因輕傷送醫治療。